2024年4月30日下午,武漢還在下雨,作為四人小分隊之一的我,和另外3名小伙伴,提前一天下午帶上行李背包,踏上武漢前往福州的火車,由于五一車票難搶,我們買了站票,惴惴不安地朝著未知的旅途出發了,按照計劃正好提前到福州踩點,做好準備,接應大部隊的到來。
對于福州這座城市很陌生的我,其實如同無頭蒼蠅,試圖在紛繁復雜的事件里找到一個著落點來擺脫自己的迷茫,但抓不住重點,讓簡單的事變復雜,讓復雜的事更混亂,成了我的致命傷。
在未出發前,面對群里游學小伙伴們投遞過來的一個個問題背后的恐懼,意津心理首席專家賈如棋教授說道:“游學,早就開始了”,這也是我最真切的感受。
#01
小眾愜意海島風光
此次游學地點的選擇,我們探討了至少一星期。哪怕選擇游學地點,也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到底是大眾熱門路線?還是小眾悠閑路線?需要對景點有基本的了解,天文地理,風土人文,可以通過網絡查找到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腦海,最終也做不出一個相對合理的抉擇——到底要去哪里?我們對外界的了解要么是極其局限、單一和匱乏的,要么就是非常浮躁、人云亦云的,這也反應了我們自身系統的殘缺和不穩定性。
當首席咖咖賈如棋教授在聽了我們討論了幾天幾夜都還沒有個結果的方案后,提出福建霞浦供大家參考,我瞬間耳目一新,仿佛腦袋里被開了一絲光,以前從不知道這個地方,聽名字就已經覺得很特別,首席咖咖賈如棋再次補充了幾個關鍵詞——小眾愜意、海島風光、海產豐富、閩東文化,徹底勾起了我對這個地方的心馳神往。
陸陸續續的在火車站匯合。大家都難掩五一出行的興奮和激動。
#02 牢籠在自己的內心
在4月30日無票的列車上,我的無處安放的尷尬和疲憊也被同行小伙伴一眼看穿。由于沒有搶到坐票,我原先的想法是那就一“站”到底,其實也就幾個小時,坐在行李箱上,靠著火車廂也還好,開啟我一貫的“死熬”和自我安慰模式,后來,看見同行的小伙伴A和B都找到了可以暫時落座歇腳的位置,并無情的指出“你就是社恐”后,我也開始躍躍欲試,既然他們都可以找到位置,那我也可以。
我不去主動找位置的原因,除了習慣了死扛應對一切的固有模式,不懂得合理調配,多種方案解決問題等之外,確實就是社恐,不敢開口和別人說:這里有人嗎?害怕萬一坐的位置有人過來了很尷尬,害怕自尊心被打擊,害怕受挫、被拒絕,害怕自戀碎一地......種種復雜的因素拼湊成了畏畏縮縮不敢主動去應對問題的我。
在家里,我的父母為我包辦一切,我可以不用思考,不用承擔責任,退縮在我的舒適區。在外邊,朋友可以依靠,可以不用帶著腦袋跟他們出發——而這些曾經偷過的懶,現在都成了我現在要還的“債”。
看見小伙伴成功了之后,我在他們的鼓勵下,開始嘗試自己去找哪個車廂還有位置,從二等座車廂一直走到一等座車廂,途中有好幾次想不行算了吧,但是已經離開了原來的舒適區,拖著行李箱確實很不方便,沒有回頭路,只好后面還是厚著臉皮走到了一等座車廂,進門處就發現一個空位置,旁邊有一個中年大叔,硬著頭皮問出來了那句“請問這里有人嗎”,對方回答沒有人后,才進去落座放好行李,告知小伙伴我找到位置了。后來列車員過來正常詢問了我的位置后,辦理了補票,比較舒適的在一等座度過了一程。
只是這樣一件小事,也需要克服恐懼和突破自己。過往我常常看不起這些小事,把自戀和自尊心放在首要位置,但是現在我知道了,如果能在合理的限度內有更優的解決方式,為什么不呢?賈如棋教授常說:牢籠在自己的內心,不在外界。我想,對于那個時刻的我來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主動去應對,而不是被動等待,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
#03 一場親子關系的 心靈盛宴
意津游學一直以來秉持的就是在真實的生活里、在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里、在許許多多未知的事件里、用盡每個人的力量,共同參與去完成我們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冒險,對身邊一切人事物的觀察,對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探索,亦即看見世界,看見自己。
此次游學主題:探秘霞浦海島古縣,洞見家庭親子關系。在心理專家賈如棋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得以沉浸在一場心理學的盛宴中,我們和七組家庭一起度過了四天三夜,期間發生了大大小小無數的事件值得我們去思考探索。讓我看見家庭關系的一部分真相,看見我自己家庭的一部分真相。
雖然霞浦的游學暫時結束,但意津的游學,我們人生的游學,一直在路上,每天都在不斷開始,從未結束。
聯系我們
意津心理武漢總部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400-1999 188
武漢總部咨詢熱線:027-8588 3199
意津EAP服務熱線:027-8588 0900
武漢總部地址: 武漢市江漢區菱角湖萬達A2座寫字樓2101室
意津心理孝感分部
孝感分部專用熱線:199 4767 2990
孝感分中心地址:孝南區亞飛廣場4單元13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