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意津心理首席專家賈如棋教授再次帶領小伙伴們啟程前往美麗的宜昌三峽,開始意津心理第12期游學之旅,本次游學是我們命運真相系列主題的延續——遵社會心理之宏大視角,解家庭命運之密碼先機,一行16人在賈如棋教授的帶領下,以家庭為單位,在山水夷陵開啟了對自身及家族命運困局的探索。
#01
破局
2024年8月16日晚,在餐桌上,賈如棋教授開宗明意,為大家解剖命題:家庭里的第一個詞應是教育,第二是規劃——整個家庭要走向哪里,必定要做規劃和教育,要具備系統性思維。
賈如棋教授指出我們的家庭里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過度代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爸爸媽媽都可能在孩子身上做一件事,就是過度代償,背后體現的是父母自己的需要,忽視了孩子自己的需要,當學習和成長變成了父母的事,孩子自身的內驅力和自體沒有生長完整起來,這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而言是很要命的事情。
在一個家庭中,若孩子習慣了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無限制的呵護寵溺,可能會形成肌肉記憶——不用自己動手,就會有飯菜主動遞到面前,喂到嘴里,一個表情,父母就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趕緊湊上去,這種模式也會被遷移在學習上、生活中,可能導致孩子形成被動等待的模式。
到底應該怎么做規劃?是事無巨細?還是把握大的框架?家族里的潛意識是如何影響一個孩子的發展?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底層邏輯很可能是希望孩子永遠留在自己身邊,脫離不了他們。
賈如棋教授說道:家庭命運的密碼背后,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孩子究竟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教育過程中,需要父母做到情緒管理,覺察自己對孩子教育的底層邏輯,很多時候,甚至需要父母學會做“惡人”,把孩子推到前面去,承擔他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一場交談下來,大家互相交流了自己家庭中的問題與難點,在賈教授的生動講解下,獲益匪淺。
本次游學中,有一組特殊的家庭,小J家庭,小J對于自己和母親的關系一直備受困擾,現在到了關鍵抉擇時刻,她毅然決定帶著母親和孩子參與進來我們的游學,想要破解自己和母親的“局”。
賈如棋教授針對小J家的情況犀利指出,也許小J和母親,雙方都在回避這個家庭里真正的問題,小J之所以無法態度堅決的指出母親的問題,背后可能是害怕失去和分離,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
#02
破局前的準備
對于如何破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需要有所準備。借用游學成員Z女士的一句話: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處在不同的局中,連環局,局中局,一局接一局。
但可能很多人都不覺得自己身處“局”中,意識不到自己在局中,便不會用面對“局”的認知思維去從更高維度解決問題,常常單點片面的去理解一個問題,最后發現無法解決問題,一直在局中循環,無法破局。
賈教授說道:破局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意識到它是一個局。
賈如棋教授提問大家:你現在的局是什么?你認為它是一個局嗎?你打算怎么破局?
小伙伴們經過深思,紛紛照見分享了自己當下所意識到的“局”,有的是和孩子關系的局,有的是親密關系里、人生十字路口正面臨的局,有的是過往模式與當下和未來可能發生循環的局,現實與內在沖突交織的局.......每個人的局有其特殊之處,也有相通點。
賈教授說:“局”打開的鑰匙不在我這里,在于家族里的當事人手里。面對我們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困局,要有不怕死的勇氣。
#03
破局的關鍵點
到底如何破局,賈如棋教授提出了五個關鍵點供每個人思考:
無法破局的人常常把原因歸結到外界,它隱含在背后的潛意識可能是覺得那些痛苦都不是我帶來的,我無法面對自己的問題,我無法承受做不到而帶來的失敗和痛苦。破局需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里的惰性和慣性,直面自己的問題和弱點,還需要有勇氣,同時能夠恒定持續的去做一件事......在賈教授的指導下,大家豁然開朗,開啟了朝著破局方向進行探索和踐行的道路。
經過4天3夜的酣暢淋漓深度沉浸式的探討,小伙伴們感慨良多,意猶未盡。懷著對自己與家庭命運的思考探索,重新踏上自己的旅程。
意津心理游學,一直在路上,與心理學大咖一起,看見自己,探索世界。
聯系我們
意津心理武漢總部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400-1999 188
武漢總部咨詢熱線:027-8588 3199
意津EAP服務熱線:027-8588 0900
武漢總部地址: 武漢市江漢區菱角湖萬達A2座寫字樓2101室
意津心理孝感分部
孝感分部專用熱線:199 4767 2990
孝感分中心地址:孝南區亞飛廣場4單元13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