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意津心理團體輔導第1701期正式開展,本期團輔不僅介紹了意津心理游學實踐獨特的成長形式,更聚焦于探討它如何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內心世界,塑造我們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讓我們一起,從心理學的棱鏡中,解碼游學帶來的那份超越知識、觸及心靈的寶貴財富吧~
#01
游學實踐:
不止于行走的課堂
游學,是“游”與“學”的深度融合。在心理大咖賈如棋教授的帶領下,它打破傳統教室的圍墻,將學習場景置于廣闊的真實世界——異域的文化土壤、歷史現場、社會肌理之中。在心理學大咖賈如棋教授的帶領下,每個人都有大量的實踐成長機會。
你將收獲:
多學科知識融合:拓寬認知邊界,用更豐富的知識體系解讀人生課題;
知行統一:心理學實踐的真正落地;
情緒管理能力:從被情緒控制到主動調控;
危機應變能力:從慌亂到穩健的蛻變;
系統性思維:從線性因果到多維洞察;
深度自我覺察:探索內在模式,改寫人生腳本;
團體支持:"共同體"的力量,將個體困境轉化為集體成長機會;
認知盲區突破:他人是你的另一雙眼睛;
命運改變:自我與家庭命運改變,打破代際循環,創造新可能。
#02
心理學解碼:
游學如何重塑心靈?
打破認知壁壘:置身全然陌生的環境,我們的固有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會突然變得“水土不服”,例如在馬來西亞游學,小伙伴們身處異國他鄉,自己獨立探索帶領團隊,學會如何去應對未知復雜的世界。
溝通能力訓練: 游學實踐要求每個小伙伴不斷學習調整溝通方式,如何與團隊成員溝通?如何與外界溝通?邊界在哪里?在新疆游學自駕,每輛車如何通過對講機有效溝通,保證每輛車一起行進?面對出爾反爾的酒店民宿如何溝通維護自身權益?
綜合能力的淬煉:從克服語言障礙獨立點餐,到在陌生城市規劃行程,再到帶團隊國外中轉飛機......每一次挑戰都是對我們綜合能力的訓練,面對問題如何統籌?如何獨立判斷?如何落地執行?還有哪些影響因素?......參與游學的每一位小伙伴,都是團隊leader,每個人都要承擔起責任。
情緒管理的訓練:當我們走出舒適區,可能發生各種突發事件,遺失手機、景點關門、宰客危機......大量的事情焦頭爛額了情緒如何管理及處理?情緒背后是什么?游學實踐的突發狀況就是對我們情緒管理的集中訓練,每個小伙伴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辯證性思維的熔爐:對比不同社會解決問題的方式、看待歷史的視角,自然引發“為什么是這樣?”的思考,鍛煉每個人多角度分析、獨立判斷的能力。在馬來西亞檳城游學時,賈如棋教授問小伙伴們如何看待姓氏橋?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查詢,但最后無一不被賈如棋教授觀點震撼到,因為賈如棋教授會結合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去辯證看待問題,這是書本與網絡上搜索不到的。
他觀與自觀: 通過游學團輔的他觀與自觀,借助他人多元視角,從中看清自己的輪廓,收獲對自己價值觀、溝通方式、行為習慣的前所未有的清晰認知。每一期游學小伙伴都會不斷被打破固有認知:和顏悅色背后隱藏著嫉妒與捧殺,自己是“渣女”才吸引“渣男”,每個人都不自覺地沿襲原生家庭的劣根性,光靠愛與鼓勵無法讓孩子成長...
#03
探討與分享:
你的游學收獲是什么?
游學,是一場身體力行的遠行,更是一場向內探索的心靈遠征。它贈予我們的,絕不僅是護照上的印章和相冊里的風景,讓我們一起看看往期游學部分游學參與者的收獲分享吧!
第16期游學武漢篇(3)參與者:
本次游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面對命運的傾覆,要從中把握生機,命懸一線時要靠自己走出一條生路才可能絕處逢生,不能指望他人,包含親人,唯有自己是一把利刃,才能劈開命運這座大山,而我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可能終生都要自我審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第15期游學武漢篇(2)參與者:
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次當領隊的機會,就像賈如棋教授所說,三天的領隊揭露我三年對人生的規劃和態度。我在當領隊期間,別人給所謂“建議”和“指導”的時候我下意識就會跟從,我一直在等其他人幫我做決定,對我的人生也是,我不想承擔任何后果。
就像安排吃飯這件事,我一開始還有想法帶著大家返程,但是一旦有了一種“我們在島上吃吧”的聲音,我就下意識跟從了,把選擇權交給了別人,從而也承擔了不小的后果。
第14期游學武漢篇(1)參與者:
游學是一面多面鏡,照出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面臨的困局。有家長害怕孩子表現不好而包辦一切,有家長擔憂孩子感受不好而無限承接孩子情緒,有家長害怕事情失控就各種限制孩子,也有家長對孩子問題全部視而不見......
正如賈如棋教授所說:害怕破碎,就會讓事情沒有進展;只有破碎,才有成長的可能性。”當我們真正不再回避問題,不再恐懼破碎,才可能是走出困局的第一步。于個人、于父母、于家庭、于團隊而言,皆是如此。
第13期游學北京篇參與者: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最慘的,別人都比我幸福,都過得比我滋潤,當聽到北京的小伙伴講述自己的故事,才猛然發現我的眼界是那么狹隘,這個世界遠比我看到的要紛繁復雜的多得多。也想起賈如棋教授說他會去看不同的視頻文章,以免活在信息繭房中。這次簡短的1天交流,讓我開始好奇想去看世界,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下會發生什么樣的想法和行為,好有意思。
第12期游學宜昌篇參與者:
非常感謝賈如棋教授和同行小伙伴支持和幫助,在自己的成長之路上,一直感覺背后沒有人支持自己,而這次游學真真切切讓自己感受到了一股很溫暖的力量。過往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次游學找到了答案,我從小時候而來,要到未知去。
第11期游學新疆篇(2)參與者:
在游學的探討中,我看見我在親密關系里和對方的鉚合,一個靠幻想存活,一個靠制造幻想獲取性關系,當我把人生的決定權如此草率地交給他人時,命運的齒輪就在不停向前轉動。
第10期游學廬山西海篇參與者:
本次游學開篇賈如棋教授便給出思考方向——人生規劃:“我是誰?(我的優劣勢是什么),我從哪里來?(我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樣的),我要到哪里去?(我的方向是什么)。”
通過團輔中的他觀與自觀,我發現很多人把人生的方向與規劃,與金錢地位財富畫等號,但人生的方向,也許應該是成為自己,成為那個被壓抑被摧毀被掩蓋的真實自我。
第9期游學霞浦篇參與者:
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從小在外特別膽小,讓他買杯飲料都不敢說話,直到在游學中賈如棋教授給出了解答,我以為的照顧和愛,其實常常是在包辦孩子、代替他做決定,所以他遇到問題就退縮到我身后。而我和他爸教育觀念的不一致,也導致孩子內心矛盾沖突,比如我平時精打細算,而他爸花錢大手大腳。所以哪怕只是買飲料這種小事,對孩子來說都非常難以抉擇。
當賈如棋教授說孩子往前一步可能被母親責罵,退后一步可能被父親責罵時,我內心仿佛被重錘了一下,原來如此!
第8期馬來西亞篇參與者:
這次游學沒有機構負責人為我們包辦一切行程,在吉隆坡下榻酒店之后,賈教授便讓我們每個人領一個任務去完成,接到任務之后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因為我之前沒有準備,現在完全是要打一場沒有準備的仗。結果都在意料之內,我安排的行程極為空洞,讓大家不僅走路走得累,也沒有玩充實,這讓我很自責,擔心別人在心里覺得我很不好。這時賈如棋教授點評說:“當自己做錯事情時受到來自別人的指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時感受到的痛苦可以讓我在潛意識里覺得我確實錯了,從而有快速改進的機會。”
第7期游學杭州篇參與者:
事情是這樣的,在樓教授家里吃完飯收拾衛生,當時我為了逃避做其他清潔,于是選擇去倒垃圾,原以為倒垃圾很簡單,到最后卻花了快半小時才找到垃圾桶的位置。我不得不面對的真相一一在杭州西湖邊,我連倒垃圾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全力以赴都力有不逮。
第5期游學新疆篇(1)參與者:
在帕米爾高原有成員提出:高原地區不能洗熱水澡,否則血管會張開,進而引發“高反”。一些小伙伴們因此而感到惶恐不安,甚至懷疑自己已經有了高原反應,一路上過度恐懼,無法玩得盡興。賈如棋教授指出當我們面對恐懼焦慮等情緒時,若不能冷靜和理智分析真實的情境,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容易使事情的發展走向錯誤的方向,大家才發現問題的本質不在于高原反應,而在于團隊中暗自涌動,過度釋放的恐懼情緒,直面了問題,釋放了恐懼之后,大家才又整裝出發,開始新的旅程。
第4期游學武當山篇參與者:
在準備爬金頂的那天早上5:30,武當山下起來蒙蒙細雨,登上金頂后,風雨更加狂暴,雨衣被大風吹破,渾身上下連鞋子都濕透了,但我還是很興奮地在金頂前面拍照留念,已經全然忘卻了攀爬上來的勞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興奮和成就感,心里所有的陰霾在暴風雨中消失殆盡。再困難,我們也來了!
第3期游學華山篇參與者:
本來計劃第二天凌晨起來登山看日出,因為風太大,大家在蒼龍嶺的大石頭上坐了一小會兒,我很想繼續往上爬,但風速不減,坐在那里都感到被風吹動。綜合評估之后,賈如棋教授跟大家商討,決定暫時緩兵。這讓我學到了,堅持固然重要,但有時需要適可而止,評估風險,不能偏執地因為一定要挑戰而不顧風險,一意孤行。
第2期游學廬山篇參與者:
和賈如棋教授一同爬野山,山路崎嶇,但不寂寞。我們在路上“裝神弄鬼”,相互鼓勵,重溫過去的天真。透過游學發生的每一個點,思考和探討我們當下的感受及狀態,學業中積累的巨大壓力、童年中曾缺失的伙伴關系、過往郁結的情緒,因為這一次游學而被緩解和療愈。
兩天的廬山之行并不長,大家依依不舍,卻必須分離。每個人都帶著火種離開,登頂的那股勇氣,足夠支撐我們好些日子。
第1期游學恩施篇參與者:
這次旅途中多少遇到一些計劃外的壞運氣,即便如此我們也玩得相當盡興。錯過闖灘漂流,就去附近的清和園吹吹風;雙龍湖游船恰巧停航,總還有辦法找到位置欣賞湖光山色;天坑難覓,如同我們的人生,曲折山路探險過來,只要堅持,終是守得云開見日出。
#04
意津心理游學(實踐營)
一份饋贈終身的心靈行囊
游學實踐的價值,不僅在于它提供了深度反思的契機,更在于它讓成長不再抽象,我們清晰看見每一步探索、每一次覺察后發生的真切改變。帶著這份對“探索-反思-成長”路徑的清晰認知,每個參與者的成長之旅將更加篤定而深遠。
在意津心理游學(實踐營)收獲的心靈財富,將成為我們應對未來不確定性、擁抱復雜世界、活出豐盈人生的核心競爭力和終身滋養。
“心”路分享
看完文章,想聽聽你的故事/想法:
?? 你經歷過印象最深的“心靈沖擊”瞬間是什么?它改變了你什么?
?? 文中所提到的游學收獲,哪一種你感觸最深或最渴望擁有?為什么?
?? 如果未來有機會參與游學,你最期待收獲哪方面的成長?
>> 期待您的分享! <<
2025暑期·意津游學計劃(實踐營)
招募正式開啟!
你準備好,解鎖一個更強大的自己了嗎?
這不是普通的旅行,也不是傳統的課堂。
在這里,你將收獲的,遠超風景!
【適合誰?】
青少年/大學生:
渴望突破自我、提升情緒管理、心理韌性與適應力;
想明確個人發展方向與優勢、拓展視野;
為留學/國際交流預熱,積累獨特經歷與思考深度。
親子家庭:
在陌生環境中暴露家庭意識形態,增進理解與溝通;
實現自我與家庭命運改變,打破代際循環,創造新可能;
打破親子教育/親子關系的盲區,孩子家長共同成長。
尋求轉變者:
跳出思維慣性,獲得看待問題的新視角;
提升溝通協作統籌、解決復雜問題、快速適應環境的核心競爭力;
在深度實踐中重新點燃內驅力,探索人生新可能。
終身學習者 / 自我探索者:
對自我探索、內在成長有強烈動力;
滿足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在行走中深化生命體驗;
與志同道合的心理學伙伴共學共修,激發思想碰撞。
【出發時間】
2025年6月、7月、8月(多期可選,詳情請咨詢客服助理)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400-1999 188
聯系我們
意津心理武漢總部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400-1999 188
武漢總部咨詢熱線:027-8588 3199
意津EAP服務熱線:027-8588 0900
武漢總部地址: 武漢市江漢區菱角湖萬達A2座寫字樓2101室
意津心理孝感分部
孝感分部專用熱線:199 4767 2990
孝感分中心地址:孝南區亞飛廣場4單元13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