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砸了,我的人生是不是沒有必要繼續了?”凌晨3點的意津心理中高考援助熱線里,一位考生崩潰大哭,認為人生再無希望。2025年高考大幕剛落,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劇情正在千萬家庭上演。
高考考場外無數家長焦慮守望,考場內考生筆尖沙沙作響,幾乎讓所有人相信——高考就是命運的審判臺,每一筆都在書寫不可逆轉的未來。高考,這場被賦予“命運分水嶺”意義的考試,究竟是人生的“綠卡”還是命運的“禍根”?
#01 以高考“定終生” 是一種巨嬰的表現
意津心理首席專家賈如棋教授曾談道:“命運肯定不會因為某個節點而絕對改變,其實過度地關注高考這個節點,本身就是一種巨嬰的表現。” 高考本質上是特定時段知識掌握與應試技巧的檢測,它無法定義更無法限制你是一個怎樣的人。高考的確是一次人生重要關卡,但將命運直接與之掛鉤,本身就是希望通過高考一次性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但其實,高考后要面臨的問題不會比考前少,人生將要面臨的問題也不會因高考的結束而停止。 而那些真正照亮漫長人生的,是我們應對困境的能力、對自我的認知、成長型思維、情緒管理方式......這些才是命運航船上的壓艙石與風帆。
#02 高考后面臨 無聲的心理風暴
當高考這場被賦予了巨大意義的“戰役”結束后,考生們仿佛從高速運轉的軌道上驟然卸下了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沉重學業負擔和考試壓力,許多考生可能正在經歷一場無聲的心理風暴: 1、焦慮彌漫: “考得怎么樣?”“分數線夠嗎?”對未知結果的擔憂如影隨形,反復回想考試細節、擔心涂錯答題卡、頻繁估分、打聽同學的發揮與估分情況......心情隨之大起大落。 2、結果恐懼: 擔心成績不理想,達不到自己和家人的期望,害怕落榜或無法進入心儀的學校。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專業選擇,甚至人生道路產生迷茫和擔憂。 3、情緒傳遞: 敏感地察覺到父母或親戚對自己成績的關切和期待,這種無形的壓力會轉化為內在的焦慮,對未來的規劃和自我價值感在某種程度上與這次考試結果掛鉤; 5、空虛感:高考作為階段性目標完成后,新的、清晰的人生目標尚未確立,考生可能會感到無所事事、提不起精神,即使有大把自由時間,也不知道該做什么,甚至對曾經喜歡的娛樂活動也興趣索然。 7、情緒低落(需警惕): 如果長時間(如超過兩周)沉浸在極度悲傷、絕望、自我否定中,對任何活動喪失興趣,精力嚴重不足,甚至出現睡眠、食欲顯著改變或有輕生念頭,家長務必高度重視,立即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的干預。 8、軀體癥狀(需警惕):部分考生出現失眠、坐立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怒等,即使想放松玩樂也常常心不在焉,無法真正享受假期。嚴重時可能引發明顯的情緒波動甚至無器質性問題的軀體化癥狀(如頭痛、胃部不適),出現以上情況請立即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的幫助。 9、作息紊亂:高考后考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需要一個適應期,緊繃的神經一旦驟然放松,一些考生可能出現報復性“惡補”睡眠、通宵達旦地玩游戲、追劇刷視頻,“彌補”失去的娛樂時間。 這種紊亂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加劇情緒問題(如煩躁、易怒),并可能形成惡性循環:作息紊亂 →精神差→更不想動/更空虛→繼續作息紊亂。這也會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需要規律作息)埋下隱患。
#03 我們每個人 都需要做人生規劃
正如心理大咖賈如棋教授所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人生規劃,去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的方向是什么?當我們看清自己人生的優勢與劣勢,我們才有可能不被當下的一失一得所裹挾,才知道未來的方向,然后勇敢摸索前行的道路。” 在等待成績期間,我們不妨合理規劃未來,初步了解志愿填報、心儀大學和專業的信息,將部分對未知的焦慮轉化為積極的探索。很多高考后的小伙伴,會在考后求助賈如棋教授關于后續的志愿填報事宜,以及探討人生規劃與方向,為未來提前開始做深思熟慮的選擇。 高考后,考生也可以開始去主動規劃自己的假期,設定一些小而具體、能帶來成就感的目標(如學一項技能、讀完幾本書、規律運動、短途旅行),很多小伙伴也會選擇暑期參與意津心理游學(實踐營),跟隨心理大咖賈如棋教授一起探索世界、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在游學中看見我們人生的真相。 高考是人生一站,但絕非終點站。若負重難行,請記住: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絕非軟弱,而是自我關懷與成長的智慧選擇。 你值得被理解、被支持,擁有撥云見日的晴朗心境。 聯系我們 意津心理武漢總部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400-1999 188 武漢總部咨詢熱線:027-8588 3199 意津EAP服務熱線:027-8588 0900 武漢總部地址: 武漢市江漢區菱角湖萬達A2座寫字樓2101室 意津心理孝感分部 孝感分部專用熱線:199 4767 2990 孝感分中心地址:孝南區亞飛廣場4單元13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