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家長王女士來電咨詢:“兒子14歲剛上初一,上周突然跟我們說不想上學,問孩子到底什么原因,孩子也不愿意說。我們在家用講道理,吼、打、罵都沒用,孩子就說不去,到現在已經一周沒去了,不知道孩子出了什么問題。該怎么辦???”
點擊查看:【意津媒體報道】少年厭學急壞娘,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在我們接到的案例中,很多家長會面臨孩子類似的問題,孩子可能因為人際挫折、師生矛盾、學業壓力、應激創傷等問題,而提出不想上學。
#01
孩子的“信號”父母沒有察覺
孩子說出不想上學之前可能給了家長很多信號,但家長可能沒有察覺到。比如隔三岔五說身體不舒服要請假、長期失眠、注意力無法集中、總是跟家長抱怨老師同學、在學校被欺負、成績沒考好接受不了......
這些信號家長最開始可能不在意,并且家長總是會用講道理方式去跟孩子溝通:
“下次努力就好了”;
“跟同學老師搞不好關系是你自己的問題,不要總找別人原因”;
”你堅持一下,身體不舒服也不是大毛病“
.......
#02
家長常見的錯誤應對方式
上述這種簡單及粗暴的單向溝通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無法理解他的感受,家長也不理解他為什么有這些困擾。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跟父母溝通無效,也不再愿意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了。
同時因為情緒的排解不暢通,導致孩子內在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和心理沖突,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情緒障礙,引發軀體癥狀,到最后孩子可能真的是沒有力量支撐去上學,也就是出現孩子社會功能不良。
有的家長會直接給孩子辦轉班、轉校,說孩子換一個環境就好了,但沒有找到問題的核心,那在新的班級、新的學校,遇到同樣問題,很可能會出現同樣情況。并且直接武斷的轉校轉班,相當于給了孩子去回避、逃避問題的機會,會讓孩子覺得問題解決不了,就換個環境就可以。但環境只是一部分因素,更深層次是孩子應對自身及外界的問題時是否習得正確的方式。
#03
家長該如何
正確應對?
當孩子提出不想上學時,家長可嘗試去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不要指責和批評孩子,其實一般孩子不會輕易的說出不想上學,不想上學一定有原因,所以不妨傾聽孩子提出這種想法的原因;
2、弄清原因后可針對性做進一步的了解,在孩子愿意的情況下跟他進行交流,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也不要逼迫,不要一味的說教;避免給孩子貼標簽,在沒有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就認為孩子懶、不學好等;
3、覺察孩子近期狀態是否有明顯變化,比如情緒上、身體上、學習狀態上是否有明顯的波動;
4、嘗試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問題,也可把自己所了解的情況跟老師進行溝通共同幫助孩子;
5、如果孩子不能解釋為什么不愿上學、提出牽強的借口或努力了也不能夠和孩子有充分的交流,則可尋求心理專家進行專業咨詢,幫助孩子找到問題源頭,緩解孩子內在沖突情緒,同時也能幫助家長看到問題本質及找到改善親子關系的方法。
——END——
文字來源:意津心理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改編,侵權必究)
聯系我們
意津心理武漢總部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400-1999 188
武漢總部咨詢熱線:027-8588 3199
意津EAP服務熱線:027-8588 0900
武漢總部地址: 武漢市江漢區菱角湖萬達A2座寫字樓2101室
意津心理孝感分部
孝感分部專用熱線:199 4767 2990
孝感分中心地址:孝南區亞飛廣場4單元1303室